400-072-9198
酒企上市不是觀眾所理解的“簡單助力發展”,而是有更多深層次的經營轉變!酒水企業通過上市,其所有制性質就發生了改變,其真實的經營意圖也發生了根層的調整!
白酒產業在經歷了“反灰色消費”、“經濟下滑”、“人口利減”等多重打擊后,終于迎來了一輪新的利好話題,那就是徽酒企業的輪番上市,為死氣沉沉的白酒行業注入了些許生機!也為眾多酒水從業人員提振了信心!使大家對本不看好的白酒行業,又充滿了希望。
表面來看,徽酒的集中上市,給外界帶來了更多的想象空間,給關注者帶來了更多的希望,酒企通過上市,獲得更多的現金流,為企業爭取了更多的發展空間,更有能力幫助企業通過變革創新走出一番新天地!這對上市企業來說是一大幸事。
徽酒上市的噩夢—戰略收割
從當下經濟發展的熱點形勢以及未來白酒產業的發展趨勢來看,當下白酒企業的上市,并不像大家所期盼的那樣為企業獲取生存發展空間,而是籌劃了一件對投資界來說再正常不過,而對酒企來說卻是噩夢的繼續。
酒企上市不是觀眾所理解的“簡單助力發展”,而是有更多深層次的經營轉變!酒水企業通過上市,其所有制性質就發生了改變,其真實的經營意圖也發生了根層的調整。
白酒的釀造技術雖然是元清時期隨著蒙滿兩族入主中原,而在中原地區發展起來的,但是,在我國長期以來是以養兒子的方式進行傳承式持續經營運作的,繁盛時期創造財富,低落時期相濡共進。
從深層面來看,徽酒的輪番上市卻釋放出了一個很危險的信號:酒企不再被當兒子來養了,酒企變成了豬!是豬就意味著隨時都會被賣掉,就意味著經營層是以短期的收益獲取做為經營的底線目標。
在行業高速成長期,白酒企業通過品牌升級、產品線延伸和規;瘮U展取得了規模和利潤的雙豐收。但是,在當前的大環境下,白酒企業如果沒有優勢的商業價值定位和價值型創新服務模式,則很難再次獲取較好的成長收益,甚至很難在現有規模水平下持續營運!白酒企業在混合所有制改造后,雖然短期獲得了外界資金注入,但是,由此也就失去了歷經百年所傳承下來的企業文化和原則底線!企業變成了不擇手段獲取收益的工具。
在當前的環境下,實體企業都很困難,白酒企業無論是通過自身經營還是通過外延性投資發展都很難獲取較好的收益;與此同時,社會機構資金、閑散資金以及大量灰色資金無處可去,紛紛進入股市平臺開始了掠食性的零和游戲!白酒企業此番上市,從經營發展前景來看,該批酒企自身的經營性商業價值尚不明顯,成長性并不看好,進入股市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賣肉”,通過進入浮躁的股市市場以及資金的暗箱操作實現企業股票產品的超常性溢價,然后賣掉,從中獲取溢價收益。
一句話,近期白酒界所盛傳的徽酒集體上市,從深層次來說是為了“置換低成長性資產,斬獲股市大量的閑散性盈余”,而不是為了激活企業,再造輝煌;徽酒的輪番上市其實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說明原有的企業主對經營白酒企業沒有了信心,開始殺豬賣肉了。
在當前環境下,缺失顯性商業價值的白酒企業“這口豬”繼續養下去風險很大,甚至需要企業透支過去積累的盈余去維持生存發展,并且傳統的國有企業性質需要承擔較多的社會責任。因此,改變所有制性質,進入股票市場,讓閑散股民來認養企業,承擔企業的下行風險!而企業關鍵層則快速抽身,收割溢價,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從一定程度上來看,由于酒水行業的成長性不被投資方看好,因此也鮮有其它投資公司再度接盤!而浮躁的股市散戶天生具有盲從心理,而缺乏基礎的辨別能力,這為酒企創造了最好的機會;因此,在當前的環境下白酒企業上市,不是資本的進入,而是資本的收割式退出!這釋放出了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內部信心的缺失,股市收割置換的結果只能是給酒水企業帶來噩夢的繼續。
資本上市收割是一套流程
資本是逐利的,在當前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大眾白酒企業從商業角度來看是缺少價值特征的,資本方比一般旁觀者看的更清楚;其實他們看好的是中國未來的股市,包括新三板;上市公司的真實經營效益不一定走好,如果經營效益走好,企業現金流很充足,那么企業就不需要上市了。
在逆勢環境中白酒企業上市的原因主要是:第一,投資方的對賭獲利壓力;第二,商業模式的收益取向問題。也就是說酒企掙誰錢的問題,他們不是通過經營發展獲取經營收益,而是通過資本運作收割股市盈余。
總體來看,徽酒批量上市,說明了兩點:第一,白酒企業經營困難,通過傳統的經營管理很難獲取需要的收益,因此,他們調整了商業模式,期望通過資本運作轉向股市收割獲取收益!第二,白酒企業在內外環境的壓力下,基本對未來喪失了信心,希望通過變相出售企業,實現資金收割!
從宏觀來看,徽酒的上市運作是對的,長期以來,他們進入了一個低利潤、高成本的惡性漩渦,在過去的黃金十年,都很難實現盈利,在當下以及未來的總量下滑時期,他們的處境將會更加困難!這種上市收割策略對徽酒企業來說還是非常有效的,至少在短期內實現了利益收割。
資本+白酒+互聯網,推動白酒實現創新
從經營角度來看,資本的進入為白酒企業提供了現金流,解決了企業短期的生存問題,使企業可以集中精力解決好未來的升級發展問題!但是,改革開放以來,大眾消費需求迅速擴大,供不應求環境下,白酒企業的模仿跟隨生產經營習慣已經滲入骨髓,這種習慣成為了在新環境下阻礙酒企發展的關鍵瓶頸。
當下,白酒界的困難不再是簡單的資金短缺問題,而是傳統的跟隨模仿發展路線走到了盡頭,簡單的模仿跟隨路線,不再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而是,大樹之下寸草不生!只能帶來“產能浪費、包裝浪費、成品滯壓、現金短缺”;未來的白酒企業發展在同一細分領域是贏家通吃的時代,在互聯網平臺和“互聯網+物流配送”的現代物流支撐下,無論是信息獲取還是產品獲得已經沒有了邊界和半徑限制;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白酒企業在線上、線下傳播推動下能夠迅速實現全區域占領。而傳統企業所習慣的模仿跟隨路線,在缺乏品牌認知陣地優勢的前提下,幾乎都處于寸草不生的困境。
未來社會除非優勢先發企業在構建了品牌陣地的同時,還制造了明顯的消費痛點,否則在該細分市場后發企業幾乎沒有出路。因此,在互聯網生態環境下,白酒企業要么構建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細分價值品類,要么以顛覆打劫者的姿態出現打破舊秩序、重構新秩序。
具有社會責任意識和企業持續發展擔當意識的酒水企業,在上市融資后,把融入資本當做發展的基金,圍繞消費者進行創新發展,要么構建具備獨特競爭優勢的新品類市場,要么橫向打劫、顛覆傳統優勢企業,而不是收割獲利。
資本進入白酒企業后,應該首先解決的是企業自我中心的產業中心位習慣,然后就是深度挖掘自身的優勢特征,明確企業自身的戰略定位(到底以怎樣的姿態進入消費視野。,繼而延伸出企業發展路徑方向,既堅定不移又注重策略的互動粘性建設下去。
整體來看,徽酒的上市融資資金如果運用得當,不再是盲目的擴大產能,不再是盲目的進行工業化建設,不是過早用于盈利收割,而是把資金用于產品創新、商業價值塑造、品類品牌陣地建設、消費者粘性互動建設等創新發展中去,那就是徽酒的幸事;反之,酒企上市所融資金不論是繼續用于產能擴大,還是強化工業建設,甚至用于盈利收割,對白酒企業來說都是噩夢的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