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72-9198
當下,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更加注重環境保護。為此各大企業積極推廣循環經濟模式,提高生產中的資源節約及綜合利用意識。其中茅臺集團走在行業前端,率先舉起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的大旗。
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經濟開始傲立于世界,同時,由此帶來的生態破壞造成環境病癥也逐漸顯露,霧霾嚴重、水質惡化、土壤污染等環境生態問題日益突出。為此,國家在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把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獨立成章,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社會主義總進程中,并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
傳統釀酒業屬于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的行業,生產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和污染物。近年來,不少酒企因廢渣、污水等環保問題遭到環保部的通報批評,環保部所列的16類重污染行業中,釀酒業赫然在列。
針對酒類生產污染物產生量相對較高,資源利用率低,高投入、高消耗、低質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近年來中國酒業協會在行業中積極推廣循環經濟模式,提高各企業在生產中的資源節約及綜合利用意識。倡導企業采用高效資源利用技術,將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排放”的開環式經濟轉變為“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閉環式經濟,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從而實現釀酒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中國白酒行業領軍者,貴州茅臺集團是集“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于一身的白酒品牌。早在本世紀初茅臺就提出了“綠色茅臺”理念,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廠區環境治理?v觀茅臺的發展史,就是人與山水自然和諧相融的歷史。茅臺人浸潤在骨髓里的生態觀,源自對這一理念的繼承與光大。茅臺集團多年來一直秉承“環境護企”戰略,把以生態保護為前提的產品質量視為生命,切實自覺履行生態責任。茅臺人十分珍視綠色生命線:“沒有良好的環境,就沒有國酒茅臺。”
茅臺集團一直非常重視保護茅臺酒生產環節的生態環境,從2008年到2013年,茅臺集團累計投入7.4億元用于環保建設。至今為止,在赤水河上游100公里內從未建設過一家化工廠,也從未因工礦建設影響赤水河水質。茅臺還承諾:從2014年起,持續10年每年出資5千萬元用于赤水河環境保護。
按照規劃,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面積達約14.8平方公里,其中工業項目約4000畝,城市發展用地約2000畝,生態農業用地約3000畝,生態保護區約3000畝,總投資達35億。首期啟動建設面積約1500畝,包括糟酒生產、生物燃氣、有機肥為主的工業項目,以有機高粱、蔬菜、水果為主的農業項目,現代工業、生態農業為主的旅游項目。啟動建設的一期工程,首棟廠房的面積就達到了13萬平方米。釀酒設備是現代裝備制造技術和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相結合的最新產品,該項目人均產能較傳統方式提升5倍,用地面積減少三分之二,用于釀制醬香型復糟酒更是全國首創。已被列入工信部批準、中國酒業協會牽頭實施的研究課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