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72-9198
人生猶如一段旅程,而抉擇就好像通過十字路口,市場亦是如此。向左走,向右走絕非幾米漫畫中的心靈雞湯,因為這種抉擇,將會影響今后一段時間內,整個行業發展的導向。
掀起這份蝴蝶效應的,正是每個經銷商與企業之間維系的關系。
在銷售市場中,經銷商與廠家在推動一個品類市場的占有率上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在白酒黃金十年間,白酒企業迅速的壯大,除了產量增加外,對外的銷售隊伍也在擴充。然而當理性調整,白酒經銷商的日子變得不再那么風光時,二者之間存在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這不是當下社會給出的現象,而是這個時代積累所形成的發酵劑,所結出的果實。
對于廠商關系的理解,官方的說法是合作共贏,共同發展,與此同時,廠商關系的發展過程也是一個利益博弈的過程。雙方都想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在這個博弈中,也就發生了愉快和不愉快的事情,可以說廠商關系也是動態的。
廠商之間彼此的獨立性在于其屬于不同的經濟實體,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從這個角度來說,作為上游不要對你的經銷商不“忠誠,開小差”耿耿于懷。因為企業與經銷商本來就是“分家”過日子,都要養家糊口。而作為下游的經銷商也不要老是抱怨上游對你的“支持”不夠,如果廠商雙方能想到這點,那就不會彼此在“思路”上抱怨太多,而更多的是從合作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了。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廠商是密切關聯的,一個好的上游企業必然有一個強大的經銷商群體,而一個有實力的經銷商,必然離不開強有力的上游合作伙伴。
廠商賺取的利潤必須是從服務消費者的過程中來,如果從對方獲取利潤,必然是損害了另外一方的利潤,這樣的關系必然是不和諧、不持久的。上游是商品的制造方,其價值必須在消費者一方才能實現,如果只是停留在下游倉庫,只是占用了下游的資金,必然導致銷售渠道不通暢。而下游經銷商過多的指望上游“支持”來做市場;更多的是失望,而假如真的能得償所愿,那只能是透支上游的資源,導致上游難有作為。
廠商雙方都要拿出自己最有價值的資源。對于經銷商來說,最有價值的資源是渠道和終端,也可以說以前有網絡,經銷商就能賣動貨,就有了和廠家提條件的資本。除此之外,情感因素,在中國情感也很重要,在廠商關系中也起著潤滑劑的作用。廠商關系的本質是價值交換,而構建有競爭力的廠商關系,第一需要廠家設計合理的價值鏈,第二是雙方拿出自己最大的價值進行交換,第三是有情感做潤滑劑,只有基于這幾點,廠商關系才能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