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72-9198
站在造物主的角度, 生活中的酒是餐桌上的消費品,但是站在當今的視角,回看歷史的過往,酒帶給人們的又太多太多。還記得古代文人杯盞交錯,借酒消愁,長舒憂國憂民的豪邁情懷嗎?還記得古代將士征戰沙場,鐵骨錚錚,借酒以示必勝的決心嗎?還記得古往今來推杯換盞,把酒臨風,以酒會友嗎?這些不禁讓我們重新審視,酒,這個當今不再局限于快速消費的消遣附屬品,搖身一變成為了歷史進程見證者。
當中華民族經歷過生死存亡、內憂外患之后,必將以一個巨人的形象面對世人。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個經歷了亡國危機的民族,每當回首這段歷史的時候,都會從中汲取或多或少的經驗。而這一段段歷史就如同一面面銅鏡一般,映出我們慘痛的過去,但也預示著我們不斷前進的未來。70年來,文學作品,藝術精品,為我們留下了將士陣前壯行的豪情瞬間。
《紅高粱》——生似高粱穗,死如高粱酒
《紅高粱》一部讓國人贊嘆的歷史巨作,將酒與抗日題材完美結合。作家莫言運用巧妙的手法、婉轉的措辭以及犀利的筆鋒,讓讀者的視覺充滿著戰爭場面的血腥,讓嗅覺體驗著高粱地里泥土的芬芳,讓味覺品嘗著高粱酒的濃烈。
一窖高粱酒,養一方人。1937年,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中國多地淪陷,無數老百姓因戰爭而被欺壓甚至家破人亡。七七事變的爆發,以及日軍進占山東,這一切打破了高密縣往日的繁榮與寧靜,無情得帶來了殺戮與血腥。在這個民族危難的年代,被高粱酒哺育的一代代像九兒這樣的高密人,舉起了手中的武器,同日本人抗爭到底。九兒更用她燦爛的生命,換來了高密人民的自由。是什么讓他們奮不顧身保家衛國?是濃烈的高粱酒賜予了他們奮勇殺敵的勇氣。
“我的奶奶,她的血液里有高粱酒的味道。”就是這樣一種酒,哺育了這些普通的老百姓,并融入到他們的血液中。酒溶于血使得他們在面對死亡時毫無畏懼,面對殘忍的殺戮卻毫不膽怯,是高粱酒賜給他們無限勇氣與力量。
莫言也借著手中的筆不僅讓酒液侵入他們每一寸皮膚,更借著高粱酒“殺掉了”高密人心中的懦弱與膽怯,將“酒魂”植入到每一個人的心中,讓他們用信念譜寫著一段中華民族抗擊日寇的凱歌,更譜寫了一段酒文化的傳奇。
作品的最后,不難發現,高粱酒不再是單純的精神寄托附屬品,搖身一變,成為了抗擊日寇的武器。無畏的高密人,在沒有彈藥的情況下,他們將自己的肉體與高粱酒一同作為武器,同日寇玉石俱焚。是何等大的勇氣讓他們犧牲自己的生命,是何等堅定的信念讓他們不畏生死。這難道不是在用生命詮釋酒的“烈”字嗎!他們在酒的養育下生如高粱穗,挺直腰板絕不低頭,又死如烈酒,一生剛烈不屈。
古往今來,在酒面前,誰又能說自己百分之百理性呢?不怕死的勇氣、上陣殺敵的決心以及視死如歸的沖動與雄心,不正是酒賜給“將士們”的禮物嘛。